有機硅市場大洗牌來臨
供給側改革促使市場復蘇產能集中度進一步提高,2009年之后,在新建產能釋放、經濟危機兩大因素的沖擊下,有機硅行業一路走入低谷,市場在低位徘徊,經歷了長達五年以上的痛苦調整。在國家實施“供給側改革”后,隨著去產能的逐步實現,行業集中度顯著提高,下游市場首先復蘇,也帶動了有機硅行業回暖。2017年國內主要有機硅企業聚硅氧烷年產能總計為139.1萬噸,前五家企業產能占比在62%左右,集中度進一步提高。具體來看,江浙地區產能較為集中,且已形成一定規?;a,產能占據國內有機硅行業半壁江山。價格重心整體上移行業盈利面擴大,2017年國內有機硅產能、產量皆呈現穩幅增長走勢,受原料價格上漲及環保督查趨嚴影響。2017年8月開始,有機硅產品價格一路飆升,直到進入十一月,價格才穩中有落,市場逐漸回歸理性。12月初國內有機硅中間體DMC價格為29000元/噸,同比增幅高達90%。雖然成本同比上升明顯,環保和安全壓力導致開工率下行,目前行業盈利狀況持續向好,在開企業絕大多數實現盈利。綜合來看,行業正處于自2009年走入低谷以來最好的時段。環保高壓常態化小型企業面臨關停,自2017年8月初第四輪環保核查啟動以來,包括浙江、山東等有機硅大省在內的多個省區相繼開展大檢查。面對環保風暴,小型硅企無法承受高昂的環保支出,面臨關停。環保核查今年已是第四輪,并逐漸趨嚴,且有成為常態之勢,可以預見,未來還會有部分化企將被關停。但對大中型企業來說,雖然技術改造、環保設備、環保稅等支出數目也增大,但是市場份額增加、利潤提高所帶來的收益,依然要大過環保支出。所以,對有機硅企業來說,要想生存,就必須趕緊做大做強。暴利刺激新增投資,2017年由于市場盈利超出預期,部分單體企業均開始考慮擴大規模,搶占份額,原本已經計劃退出的企業也在考慮重新進入甚至擴產,多晶硅、金屬硅及礦業冶金巨頭也有投資有機硅的傾向,特別是在低成本地區如新疆、內蒙。據統計,2018年我國至少有100萬噸有機硅新增產能。其中包括新安邁圖二期在建,投產后整體產能新增5萬噸左右,新安在鎮江新上20萬噸的單體,2019年完成,總產能達到55萬噸;其他的擴產計劃如興發18萬噸擴40萬噸,東岳擴40萬噸,合盛四川10萬噸擴18萬噸(接近完成),合盛新疆新建20萬噸;此外2014年因意外關停、并曾計劃退出的三佳集團內蒙8萬噸有機硅/5萬噸金屬硅裝置已計劃重啟,正在尋求外部合作,該基地有機硅裝置建成后未啟用,金屬硅運行多年,品味好,可滿足20萬噸有機硅單體需求,未來還有擴大空間,區位和成本有一定優勢;藍星星火此前規劃在新項目二期繼續上馬20萬噸裝置。如果以上擴產實現一半,2019年市場就會重新過剩,如果全部實現,可能會需要大約五年才能消化這些新產能。2009-2010年國內有機硅迎來擴產潮,隨后行業連續六年產能過剩,2016年9月行業洗牌完成后迎景氣反轉,預計本輪行業景氣持續至2019年,主要原因:(1)由于建筑領域僅占有機硅總需求的20%左右,地產投資增速下降對需求影響小,在電力及新能源、電子電器等領域拉動下,未來需求每年繼續增長6%以上;(2)國內新增產能短時間內難以釋放,因此供給緊張持續,新安、興發等企業不斷提升有機硅中間體自用比例,將進一步加劇供應緊張狀態;(3)原料金屬硅整體供大于求,隨著未來兩年大量新產能投放,價格望回落至1.2萬/噸的歷史均值,未來產業鏈利潤將向中游偏移,單體企業望維持較高毛利率。
在我國有機硅產業未來發展過程中,一體化已經成為提高企業自身生存能力、降低綜合運行成本的重要目標。從原料硅塊、氯甲烷縱向延伸至硅橡膠、硅酮膠,橫向擴展至各類有機硅分支產品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主流趨勢,產業鏈越完善,越能提高市場競爭力。新安化工、藍星集團、合盛集團、江西宏柏產品鏈日趨完善,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,已經成為我國有機硅行業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四家企業。企業如果不能向上下延伸稱為一體化或多元化企業,那么必須要在所在領域稱為區域性、或細分行業性的龍頭企業,穩定的占據一部分中高端市場,從而減少單一原料供需波動對經營的壓力。